Miscellaneous 一般譯作「雜項」,總覺有些不妥,還帶點誤導性,有些像並不重要的意味。
徧徧大公司組織架構部門分類,會計賬分類、日常文件、書籍或DVD分類、甚至交朋結友,也時常極需要「雜項」這類別。為甚麼?
原來這世上「雜項」真的比「非雜項」多!而「雜項」的真正含意,卻是代表不是主流和罕見,譯作「另類」比較接近。有時我們為免掛一漏萬,更故意加上「雜項」一類,讓人覺得你是深思熟慮的。
以前個人電腦未流行前,在辦公室流行一個笑話:我們每人應有三個抽屜:A、B和C。
懂處理的急件放進A;懂處理但沒急切性的放進B;不懂處理的放進C。
三個月後,抽屜C內的文件屯積最多,重看一遍,雖然依然不懂處理,但已不再重要——因為大部份已逾期!
現今每人一機,用電腦分類,最多文件的亦是在「雜項匣」內。人生,總逃不出被「雜項」包圍罷!思想上的「雜項」還未算在內哩!
會計小李不知是否他的職業病作祟,愛把球友分類:斯文類、暴發類、擦鞋類、太子類、火爆類、蝸牛類、火燭鬼類、賭徒類、口水類、雪茄類、姿整類…..
「你心目中我是那類?」我好奇地問,試試他會不會敷衍我。
他咧嘴瞟我一眼:「你和我老婆同類…..當然是『雜項』類啦!」
「小李,你不可不知,濫用『雜項』是人的天性,代價可能很高的啊!」我不甘示弱回敬他。(完)
#####
本文原登於《明報周刊》專欄〈高球型而尚〉,現經作者修訂重刊。
[ #高球型而尚 ]